4月3日,汉中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在留坝县武关驿镇南河街村举办丘陵山区农机推广田间培训会。 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总站站长、高级工程师苏光远,省农机化中心产业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陈勇,留坝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田晓敏,市农机化中心主任、三级调研员王晓军参加活动。 培训现场展出了丘陵山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推机具12台,涵盖播种、耕作、植保、收获等多个环节。技术人员详细讲解了每款机具的性能特点、适用场景及操作技巧,并进行了田间作业示范,让参会人员直观了解农机在复杂地形下的高效作业能力。 汉中市农机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勇说:“玉米机播是汉中的一个短板,人工栽植玉米,一亩能种植约2800株,采用机械化播种玉米就能达到3800株左右,实现密植高产。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推广适用的丘陵山区机械化,提高山地机械化水平。” 在丘陵山区玉米机播演示环节,不同型号的播种机分别演示了适应山区机械化播种作业的4行、3行玉米播种机与适应山坡作业的2行、1行玉米播种机。通过对比试验,参会人员深入探讨了如何根据土壤、地形环境等因素选择最优农机配置,以提高播种精度和作业效率。专家团队还与各县区代表围绕山区农机推广的难点、堵点展开深入交流。 略阳谷田禾香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周强说:“山区机械化一直是种植行业的难点和痛点,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适合山区作业的机械设备,解决了合作社粮食种植的很多问题,让我们对这个粮食生产更加有信心。” 当天,参会人员前往江口镇青岗坪村人工智能蔬菜机器生产基地进行观摩学习。该基地聚焦蔬菜产业智能化,展示了从耕种到采收的全环节智能技术。 在基地现场,智能旋耕播种机、智能收割机、人工智能蔬菜分选包装机等高科技设备依次亮相。这些智能化机械不仅能够自主完成翻土、播种、收割等作业,还能通过智能视觉识别技术对蔬菜进行精准分拣和包装,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基地技术人员的介绍与智能化蔬菜生产流程,引得现场观摩培训人员纷纷拿起手机拍照记录,并表示要多学习、推广这类智能化农业生产技术。 本次培训会通过理论讲解、现场观摩、实操演示等方式,让参会人员切身感受到农业机械化对山区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各县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也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留坝县“山区粮油作物机械化生产实验示范基地”授牌仪式。(记者:刘慧)